GMP部件清洗是药品生产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环,其要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:
一、清洗频次与时机
每批产品生产完成后:为确保下一批产品的生产不受前一批产品残留物的影响,应在每批产品生产完成后立即进行部件清洗。
长时间放置或维修后:对于长时间未使用的部件或经过维修的部件,在重新启用前应进行彻底的清洗和消毒。
二、清洗方法与步骤
预处理:
清除部件表面的可见污渍和残留物,通常使用软布或刷子配合清水完成。
对于难以清除的污渍,可使用专门的清洁剂进行处理。
浸泡与冲洗:
将部件浸泡在适宜的清洁剂中一定时间,使清洁剂充分渗透并分解污渍。
使用纯化水或注射用水对部件进行冲洗,确保清洁剂残留被彻底清除。
消毒处理:
清洗完成后,应对部件进行消毒处理,以杀灭残留的微生物。
常用的消毒剂包括酒精、过氧化氢等,使用时应按照消毒剂的使用说明进行操作。
干燥与存放:
清洗并消毒后的部件应彻底干燥,避免产生新的微生物生长环境。
已清洗的部件应存放在清洁、干燥的环境中,并贴上已清洁的标签。
三、清洗剂与消毒剂的选择
清洁剂:应选择对人体无害、不对生产设备造成腐蚀或损害的清洁剂。常见的清洁剂包括碱性溶液、酸性溶液以及酶制剂等。
消毒剂:应选择杀菌效果强、稳定性好、对人体无害的消毒剂。常用的消毒剂包括75%的乙醇溶液、过氧化氢等。
四、清洗效果的验证与记录
清洗效果验证:每次清洗后,应对清洗效果进行验证,确保部件表面无残留物、无污渍,并符合GMP要求。
记录与追溯:每次清洗与消毒过程都应做好详细记录,包括清洗时间、清洗剂种类与浓度、消毒剂种类与浓度、清洗人员等信息,以便于后续的审计和追溯。